继续大力发展风电:江苏实现“双碳”目标之路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向全球庄严承诺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落实双碳目标的各项工作在各省份迅速展开。就我省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而言,“3060”绝不仅仅是一种任务。我省是经济强省,长期以来能源需求巨大,目前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在消费总量中占比依然较大。我省欲按期乃至率先实现上述“双碳”目标,除了大力推动传统能源的清洁化利用外,继续大力发展新能源——尤其是风电、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清洁化步伐,是目前的最佳路径之一。
迄今为止,我省新能源开发规模不断快速增长,在发电总量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9月底,全省新能源装机容量3791.45万千瓦,占总装机量的25.67%。到2020年底,江苏省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分别为1547万千瓦、1684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居全国各省之首。但是,近几年我省出台的部分相关政策似乎呈现“减速”效应,令能源市场及产业界产生了某些忧虑。我省陆上风电的“暂停”和“严控”,便是其中引发业界关注的政策之一。譬如:2019年6月,我省曾暂停当年度集中式陆上风电、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工作。去年7月,省发改委发布通知:“十四五”期间,江苏将严格控制新上陆上风电项目。
究竟应当如何看待我省新能源开发领域的上述政策?在我省能源清洁化利用乃至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当前风电——特别是陆上风电还具有怎样的价值与作用?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
记者:如何看待江苏近几年“暂停”“严控”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开发的一系列政策?
秦海岩:江苏的上述政策实际上均源自国家的政策调整。2019年6月,江苏暂停集中式风电项目竞争配置;2019年5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十三五”以来,我国风电有序平稳发展,技术持续进步,成本逐步降低。2019年一季度末,全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89亿千瓦,已达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90%。通知提出:为实现风电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今后的落地政策将突出“积极推进平价上网和加大力度竞争配置”两大主攻方向,强化风电送出和消纳保障,推动风电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江苏的政策中,其实还明确了“鼓励分散式风电开发,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分散式风电建设”。
去年7月,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新上陆上风电项目。此前的5月,国家能源局已发布针对相同领域的通知,明确提出:已核准存量风电、光伏项目应在规定时限内建成投产,超出核准期却长期不建的项目,各省应清理,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应废止。江苏的通知中还特别提出,“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优化风电、光伏发电结构,重点发展海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并提出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力争全省2025年风电和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6300万千瓦以上,其中风电、光伏将累计新增3069万千瓦以上。
我的理解,江苏近几年“暂停”“严控”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开发的一系列政策,不是限制陆上风电的继续开发,而是强调开发结构与开发方式的调整,强调的是高质量发展,更不是意味着全省扶持风电乃至新能源发展目标的改变。希望江苏在完善好各项配套工作的基础上,重启陆上风电开发,为江苏经济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注入新的活力。
记者:对于江苏而言,继续大力发展风电是否仍是推动能源转型的核心举措?
秦海岩:江苏属于经济发达省份,也是能源消耗大省,总耗能约占全国的6.4%,且能源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2020年的煤炭消费比重高达54%,火力发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86.95%,减排压力巨大。江苏省消耗的煤炭、原油等主要依靠省外调进或国外进口,能源安全存在较大隐患。要想实现全国的碳减排目标,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工作,江苏等沿海省份必须先行,在当前需要做到“电从远方来”与“电从身边取”并进,陆上风电可以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时至今日,陆上风电已是最成熟、最具大规模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加快发展陆上风电是各地落实“双碳”目标的一条最经济可行路径。
记者: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中,江苏省的能耗强度降低进度目标与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均被亮起“红灯”,能耗不降反升。大力发展风电是否是江苏达成能耗“双控”目标的最佳途径之一?
秦海岩:2021年,江苏的节能形势严峻。2021年12月8日至1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因此,加快开发风能资源,既可以很好地支撑完成能耗“双控”目标,还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一举多得。
记者:“十三五”以来,江苏沿海地区风电产业链快速形成、产业集群逐渐集聚,大力发展风电是否是江苏尤其是江苏沿海地区谋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秦海岩:江苏风电产业起步较早,在项目规模化开发的带动下,已形成很健全的风电产业链体系,涵盖开发建设、部件与整机供应、配套服务等,并在盐城、南通、连云港等地打造出百亿乃至千亿级的风电产业集群,风电已经成为江苏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增长点与动力源。这些基地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还源源不断向国外出口风电设备。
记者:江苏的陆上风电资源储量及发展空间如何?
秦海岩:在各种发电形式中,风电是最节地的发电技术。当前风电普遍使用的是圆锥塔筒,其地下基础部分深埋至少2米,不会影响耕种,露出地面的承台部分占地不足100平方米。目前,单机容量为5兆瓦的风电机组正成为我国陆上风电市场的主流机型。据此计算,开发1亿千瓦风电装机需安装2万台机组,占地200万平方米,即3000亩。同时,江苏省拥有丰富的陆上风能资源可供开发。据国家气象局评估,江苏省陆上100米高度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超过1.7亿千瓦。而截至2020年年底,江苏省陆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954.7万千瓦,利用率不足0.06%,潜力有待挖掘。与国外的对比同样表明了这一点。以德国为例,到2020年年底,德国全国的单位国土面积风电装机容量接近154千瓦/平方公里,5个州突破了240千瓦/平方公里。由于装机密度高,整个德国甚至被形象地描述为“一个大风电场”。江苏目前尚不足90千瓦/平方公里,潜力远未被挖掘出来。
江苏江阴临港开发区分散式风电项目
此外,江苏省的分散式风电发展前景广阔。一方面,依托持续创新,风轮直径的加大、翼型效率的提升、控制策略的智能化、超高塔筒的应用以及微观选址的精细化等,机组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显著增强,低风速风能资源的开发价值也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江苏省内的大量工厂园区、港口码头、村前屋后、田间地头等,非常适合“见缝插针”开发分散式风电项目。这方面已有成功的案例,如在土地获取条件严苛的江阴临港开发区,借助分散式开发模式,利用港口的堆场边角土地,目前已投运14台机组,总装机容量超过3万千瓦。这些机组所发的绿色电力不仅可以满足港口近一半的用电需求,还使得整体用电成本下降了20%以上,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德国的情况也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德国90%以上的陆上风电项目装机规模少于9台,接入6-36kV或110kV配电网,风电机组广泛分布于港口、工业区和田间地头。由此可见,未来江苏省的分散式风电大有可为。CWEA
来源:江苏经济报 记者:王峻峰
http://jsjjb.xhby.net/pad/con/202202/09/content_1028735.html
相关阅读
整个德国就像一个大风电场
https://ramboll.com/projects/re/database-with-all-onshore-wind-turbines-in-germany
cwea40@cwea.org.cn,或请公众号后台留言产业研究服务:
hejy@cwea.org.cn,何老师;电话:010-59796665-3612
如果觉得好,不妨动动手指点一下。